二十四节气之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·立春》[元]吴澄
发布日期:2025-06-23 22:12 点击次数:129
图片
立春是春时的第一天,『立』有见的意思,也表示着往者过而来者续,冬天过了春天接续到来,因此春夏秋冬四时之始都被冠以『立』。因为立春的时候北斗七星指向东方,因此东方被认为是春天的方位。『北斗指东天下春』 |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( Twenty - four solar term ),元·吴澄(撰)。月令七十二候是根据黄河流域的地理、气候、和自然界的一些景象编写而成,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。古人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,以每五日为一"候",对应一种物候现象,称为"候应"。一个节气十五日,有三候,三候为气,六气为时,四时为岁,周而复始,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。
图片
|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·立春》[元]吴澄
图片
立春,正月节。立,建始也。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。而春木之气始至,故谓之立也。立夏、秋、冬同。
🌱东风解冻。冻结于冬,遇春风而解散;不曰春而曰东者,《吕氏春秋》曰:东方属木,木,火母也。然气温,故解冻。
🐛蛰(zhé)虫始振。蛰,藏也;振,动也。密藏之虫,因气至,而皆苏动之矣。鲍氏曰:动而未出,至二月,乃大惊而走也。
🐟鱼陟(zhì)负冰。陟,升也。鱼当盛寒伏水底而遂暖,至正月阳气至,则上游而近冰,故曰负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『立春三候花』一候迎春,二候樱桃,三候望春。《二十四番花信风图》册由清代董诰绘制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全册共十二开,二十四幅,描绘了从小寒至谷雨共八个节气二十四候对应的花期植物,始于梅花,终于棟花。
图片
图片
二十四节气之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·序》[元]吴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